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中航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14年8月22日发布了《中航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
相关公司
股票走势
中航资本18.83+0.000.00%
告》,公司因同时筹划收购下属公司少数股权以及收购AVOLON公司两个相互独立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股票自2014年8月22日起停牌不超过30日,具体情况详见公司公告(中航资本临2014-049);随后于2014年9月19日、2014年10月17日、2014年11月18日三次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进展暨延期复牌公告》,本公司股票分别自2014年9月22日起、2014年10月20日起继续停牌不超过30日,2014年11月18日起继续停牌不超过60日,具体情况详见公司公告(中航资本临2014-056、061、072)。
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已组织审计机构、评估机构、法律顾问和独立财务顾问等相关中介机构开展审计、评估、法律及财务顾问等各项工作。其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收购下属公司的少数股权事项的交易标的已确定为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航证券有限公司等全部或部分少数股东股权,并基本确定具体交易对象,目前交易标的审计、评估等尽职调查工作尚在进行中;收购AVOLON公司事项的尽职调查、接洽谈判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司股票仍将继续停牌。停牌期间,公司将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每五个交易日发布一次有关事项的进展情况,并待相关工作完成后召开董事会会议分别审议上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时公告并复牌。以上事项仍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
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中航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14年11月21日
中航工业:军民航空集大成者资本整合之路仍将持续作为军民航空“集大成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正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大展拳脚。在收入、盈利持续高增长下,中航工业确定以“两融、三新、五化、万亿”为发展战略,全力挑战1万亿经济规模目标。
证券导报记者 张龙
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军者,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以“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为发展原则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正在发展壮大的路途中疾驰。作为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中航工业收入、盈利连年持续增长,2009年,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航工业首次入围位列426位;仅仅用时五年,中航工业在2014年企业排名中已经跃居至178位,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成长典范。
中航工业于2008年11月6日成立,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集团设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有20余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0万人。
2008年以来,中航工业收入、盈利持续增长。2012年,中航工业实现收入3006亿元,利润总额132亿元,分别为2008年的2倍左右,年均增幅19%;2013年,中航工业收入突破3500亿元,并争取2014年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大关。在收入高增长的大前提下,中航工业设定了2020年实现收入1万亿元的目标。
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理念的中航工业,在大踏步发展中摸索经验、制定路线,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两融”就是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就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由传统的“资产、管理、技术”三位一体,逐步转型升级为“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新的三位一体;“五化”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规模挑战1万亿的目标。
“军工+民用”双路线发展
具体措施上看,中航工业主要从生产先进航空武器装备以及大力发展军民用运输机产业两大主线开展业务,即“军工+民用”双发展路线。
从军工上看,中航工业系列发展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全面研发涡桨、涡轴、涡喷、涡扇等系列发动机和空空、空面、地空导弹,强力塑造歼十、飞豹、枭龙、猎鹰、山鹰等飞机品牌和太行、秦岭、昆仑等发动机品牌,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
而在民用上,中航工业近年来正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发展军民用运输机产业,研制生产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运-8飞机、运-12飞机,直-9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是大飞机重大专项的主力军。此外,中航工业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在开展枭龙飞机、K8飞机、EC120 直升机、ERJ145 涡扇支线客机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重大航空项目的开发,大力开展航空转包生产等业务,并成功开拓了飞机租赁、通用航空、交通运输、医疗服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建设、
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服务项目,在民用领域大踏步前进。
“中航系”20余家上市公司齐发力
从资本构成上看,中航工业可谓“家大业大”。目前,“中航系”有20余家上市公司,其中20家
A股上市公司,5家
港股上市公司,涉及航空产品、航空产品零部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还有其他一些民用领域。
在中航工业下属的这20家A股上市公司中,根据与航空产品的关联度可以具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飞机整机制造,这一板块主要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航飞机、哈飞股份和洪都航空。目前中航飞机侧重于大型军民用运输机,其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已首飞成功,民用新舟60处于批量生产阶段;哈飞股份侧重于军民用直升机,哈飞定增收购昌河飞机后,将成为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主要的直升机运营平台,产品涉及直8、直9、直11、直15等主要直升机机型;洪都航空侧重于教练机,具备初教6、中教K-8和高教L15的完整产品系列,其中L15已于2012年接到12 架海外订单,未来有望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第二层次为核心部件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这一板块主要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为航空动力、成发科技、中航动控和中航重机。众所周知,我国航空发动机一直处于薄弱环节,随着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舰载机歼15的首飞成功,
高教机L15进入小批量生产,以及正在研制的民用大飞机C919进入冲刺阶段,未来将带动国内发动机设计、制造技术实现突破,可以说发动机板块是国内航空设备制造中的核心区域。具体上看,航空动力侧重于发动机整机制造,成发科技侧重于发动传动件制造,中航动控侧重于发动机控制系统,中航重机侧重于发动铸锻件的加工。
第三层次为外围零部件,这一板块主要有中航电子、中航光电和中航电测,目前这3 家公司的产品既用在航空产品中,也用在非航空产品中。
第四层次是未来可能与航空有关的上市公司。这主要包括目前暂且放在中航通用飞机公司下的贵航股份、中航三鑫,以及放在成飞集团下的成飞集成。虽然这3 家公司目前业务以民品为主,但其大股东业务与航空产品有关。
飞亚达、天虹商场等其他7家公司目前与航空产品关联度并不大,只是作为中航工业旗下三产进行经营。
理想的状态是每个板块有一个上市公司 各个业务板块整体上市
在市场人士最为关注的资本运作上,中航工业在成立中航资本后,针对一个版块多家上市公司并存情况,旗下资产整合持续不断。
2014年9月18日,中航工业出手揽入南通科技,购买中航复材、优材京航和优材百幕三家公司各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南通科技通过全资控制上述三家公司进入炙手可热的航天军工材料制造领域,成为中航工业材料制造领域整合平台。
2014年11月7日,停牌近一月的中航机电公布了其筹划的重大事项:为进一步整合航空机电产业,中航机电拟用自有资金收购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四家涉及军工业务的航电企业,以及收购一家汽车业务相关的公司。
此番中航机电收购的五家公司中,有四家都涉足军工业务,同时其中还有三家同属于航空机电系统板块,符合中航工业整合旗下未上市资产的大方向。
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公开表示,中航工业现有26个板块,很多板块下面有两、三个上市公司,理想的状态是每个板块有一个上市公司,各个业务板块整体上市。以此看来,中航工业资本整合之路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