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创业板和
科创板的上升趋势暂未改变,结构化仍是市场主流。短期超跌反弹的蓝筹白马不宜太过追高,后期调整后分批建仓为好。而科技成长做为政策支持的主线,未来仍有表现空间,调整时可适当留意,关键还是看公司在行业内是否具备较强的进口替代潜力,以此为标准来寻找
投资标的。
短期冲击之后,预期引导与市场沟通更显弥足珍贵。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双向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大,在享受共赢成果之余,投资者结构也更加复杂化、市场监管难度也在上升。双向开放的长期趋势不变,如何有效地引导投资者预期、疏通市场沟通的渠道,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经历行业政策的短期“剧震”之后,外资终究重返
人民币资产,放眼未来,将“剧震”平滑化、温和化、理性化,或许是资本市场成熟度再向前迈进一大步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