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股市,为了创造价值,绝非鼓励投机。股市发展最重要目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保持国有企业在经济里的主导地位。如果还坚持财政用农业补贴工业的办法,那完全没法和国际资本竞争。
此时,股市站出来了,本身其实还是个试验,能不能成功是完全不知道的。“利用
股票市场来从国际市场上筹集资本,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地方管理,重点国有企业招股引资,请国外有名气的大投行参股。借此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同时也改善国企对外的形象,以提升国有企业在国际上的价值。
中国以前没有商业银行,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会变成四大行呢?
那就是拆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职责拆分,成立四大国有银行,接着改制进行股份化,吸引国外
投资者。在四大行上市前,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坏账,把银行给亏损企业贷款部分拿出去。
此时不能改变国际资本认为四大行会资不抵债,进而破产再跨国资产收购。于是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把50年代累积下来的坏账包袱直接全部冻结拿走,不参与四大行业绩的计算。只要资产做大,资产的分母变大,冻结坏账的分子不变,价值就会趋升。
越是危机越要加大发展与改革的力度,只要保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偏移的目标。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到目前还被一些人否定。经济学是个神学,不是科学。金融就是风险生意,不可能只放债赚钱而不赔钱,保持合理坏账,把坏账打包卖给国外投资者,风险完成转嫁。
坏账不是很多钱灰飞烟灭,催收能收回,中国四大行就包装上市了。抢着买中国股票,最先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大部分是国企,少量民企。
在金融危机后,前十大银行里,中国把
美国的都挤出去了。中国国企上市后增值的部分远远超过没上市以前的资产。其中包括冻结打包卖出的坏账。中国国企改革对于银行来说是赚钱而不赔钱的。
有人认为当时卖给外国投资者太便宜了,股价定低了,但当时谁知道国企改革会成功呢?那么多下岗再就业的问题,直到金融危机,外资卖掉股票回救自己的时候,国资委又承接回了股份,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地位。这借鸡生蛋,超过了西方那些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投资银行家。
中国国企改革是收益大于成本,并保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不偏移的目的,完成了经济换轨,与市场并轨的变革。
“以前会计只对国家负责,经理对财务那是一口一个神仙奶奶的叫,改革后经理抓市场,财会擦屁股。其中肯定有滥竽充数,以及财务造假的问题。但生意就会有风险,遇到风险不是停工停产搞自查,而是一边看病抓药一边继续发展。这一点是金融的制度优势,金钱永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