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中美货币政策逆向而行,
美国未来收缩,中国未来宽松,而货币是股市的晴雨表。未来一段时间,
A股强于
美股将成现实。
其二、股市的估值体系是建立在货币流动性的基础上,而A股目前以指数为代表的权重股,已经达到平均极低估值,而美股权重股的估值选高于A股。
其三、外资将重新流入中国,包括北上资金将加大流入,因为没有比A股更有估值优势的市场。
其四、先前地产是资金蓄水池,未来股市将是资金蓄水池,超发的货币不太可能短期收回去,国内资金将持续流入股市。
其五、大盘将向4000点出发,预期是年底之前。
其六、今年的
基金发行额比去年还高,但是股指比去年还低。钱去哪里了?公募基金降低了仓位,但是还得杀回来,因为钱没有其他好去处。
其七、国庆节前后,大资金将
抄底大金融+大消费,频繁震荡是为打压买入。但是中小盘的估值要下降,
北交所将提供大量的中小盘和科技股,A股中小盘将失去稀缺的属性。
其八、大金融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堪,国内的金融风控体系选超国际水平;大消费的估值不会太低,就算是长
熊市多数还是会超越牛熊,没有太强的周期性,毕竟不管经济好不好,你还得吃饭,这也是
巴菲特爱买消费股的逻辑。
其九、大盘上4000点还有一个逻辑,就是低位的大金融和大消费占据指数权重极大,稍微反弹一下4000点就过去了。没有什么吹捧,很简单的逻辑。
其十,假如剔除权重股,其实中小盘早已创出去年以来的最高点;按照非加权指数计算,今年指数已经远高于去年。只要权重股到底,大盘就轻松上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