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有赖茅、茅台王子酒等,不过这些系列酒的体量较小,2014年只占整体份额的3%左右,即使近些年有提升,至今也不过占比10%左右。
五粮液就不一样了,旗下几百个品种,覆盖高中低端,这种混乱的品牌状况,使得消费者难以像对
贵州茅台的认知一样去接受五粮液。且这杂乱的品种,极易造成内部的无序竞争,举个例子,五粮液旗下的“四方见喜”和“锦上添花”两个品牌,包装直接仿制了五粮液的核心产品“普五”,最后被总部叫停。
有见过别人盗版自己的,有见过自己盗版自己的么???
2012年,整个白酒行业进入萎靡期,但五粮液为了达到对大股东的业绩承诺,选择逆势提价来稳住利润,2013年初,将普五出厂价提升10%到729元,需求本就下降,再提价无异于雪上加霜。就在这年,茅台的销量一举超过五粮液。
五粮液自然急得团团转,2014年再出昏招,把729的普五,降价到609,经过两年的出厂价变动,渠道的积极性被打击得很惨,五粮液的品牌形象也大打折扣。反观茅台,坚持819的出厂价不变,充分放手,开放经销权,扩宽新渠道来弥补公务消费的下滑,还下死命令让渠道把终端价格稳在999元上。
2004年之前,茅台只能看五粮液的后背,2004-2012年,茅台和五粮液类似现在的泸州老窖和洋河,打得难分难解,2013年以后,茅台彻底甩开了五粮液,留五粮液在那欲哭无泪。2017年,新董事长上任,砍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子品牌,进行了深度聚焦,确立五粮液“1+3”和系列酒“4+4”的产品战略,并进行渠道优化。
这个1,指的是52度水晶瓶,也就是消费者说得最多的普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