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内容:
一、要有一套有效的价格预测系统,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用“分散”而“持久”的眼光对待交易,在投机市场上长期地占有概率优势,而不是孤注一掷。这就是金融交易的全部。
二、高明的交易者总是等待一方力量竭尽枯竭的时候,收获渔翁之利,给顽抗者最后一击。在一方力量仍然未到强弩之末的时候,贸然迎击并非明智之举。我们必须要尽量躲避市场最后的反扑,努力使自己不要被消灭在黎明前的黑暗。
建立一个真正经历市场考验的成熟可用的一致性的系统,我认为,必定会历经两个阶段。
1。堆积
我说的所谓的堆积,大概等同于“厚积薄发”的“厚积”的过程吧。在这个积累阶段,是大量储备各种知识、技巧、方法的阶段,强调的是尽最大可能,广泛占有,兼收并蓄,甚至要发扬“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神农氏遍尝百草”的杂家精神,把你能收集到的一切素材,积淀到你的大脑,以备后用。
积累从何而来?当然首先是书籍。你必须要有横扫一切大小金融书店的气概,不需要有太强的针对性,但必须有广泛性,中西并举,阅读各类金融、经济类书籍。有条件的最好请老手开一个书单,这样阅读起来更有针对性,效率也更高。这大概就类似于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吧。我的经验是,以西方经典的技术分析文丛开始下手,先开立一个20本左右的书单,英文水平高的最好直接阅读原版,用最简单的串行方式,将其一本本消灭。这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任何投机取巧,过程虽然枯燥冗长,却不可替代、不可跨越。而且,对于好书,要一遍又一遍的读,直到烂熟于胸为止。
堆积的过程更多使用的智能,是记忆和少量的推理。你首要的是,牢记书里的方法和教条,并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怀疑主义和主观能动。因为这两者是必须在你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才会涉及。你如果可以在国外任何一项标准智商测试中,轻松取得最前面两个级别的评分的话,我想,这个阶段对于你,可能只需要2-3年的时间,间中你还有余暇阅读些哲学、方****类似的书籍,起到旁征博引、互相贯通的意义。
在阅读阶段,也不是我妄自菲薄,我认为应尽量少读国内的读物,而尽一切可能(如去国外网站订购等)去不知疲倦的阅读西方的经典文丛,尤其是技术分析方面的。其实,老手的书房中的书单,对于新手来说,就是最大的财富了,可以少让你走许多的弯路。我本人就是在几乎扫遍了国内几乎所有的跟庄、投机书籍之后,才绕了个大弯,在朋友的指点下,开始阅读西方的技术分析经典,也读过少量几本原版的“圣经”“儒家”类书籍。
积累的素材除了来自于书籍之外,当然还有网络。你应该有横扫国内外大多数最著名的论坛的决心,以谦虚、容纳的胸怀去阅读一切坛子里老手的文章和体会。个人的体会有时候比书籍来的更为直接、更为深刻。我个人来讲,在其他论坛结识的一些好手,对我的帮助作用,可以说是极其深远的。
除了这两者之外,我认为,你应该把所有(记住,是所有)的时间用于看盘,读盘,复盘!!!
看盘,其实对于刚开始的时候来说,无非就是个“外行看热闹”的罢了,但这个热闹,无论如何,你硬着头皮,也得看下去。
有条件的,看一切你能看到历史数据的市场行情:外汇、商品、利率、
期指、
股票等。尤其是指数,观察、分析、预测各个市场指数现货和
期货的走势,至少要占到你所有看盘时间的70%左右。即使在股票市场,我的理念是,指数终于一切,永远看着指数的脸色行事,绝对不做类似股评的所谓“抛开大盘做个股”的傻事。我不认为,自己总可以骁幸抓到跑赢大盘或独立于大盘走势的个股。
而且,看盘的过程,也是很好的总结、运用你阅读的知识的一个场合和机会。
我在看盘、盯盘的过程中,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一、看热闹阶段
天天盯着涨幅榜第一板的看,眼睛里只看到涨、跌的曲线,心里没有任何感觉。
二、初级阶段
买了书,知道了比如量比等技术指标,知道了综合排序,知道了分钟排行,知道了资金流向,知道了热点板块和集团式热点,看的时候稍微有了目的性和筛选性。就像上网冲浪一样,知道用搜索引擎来过滤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了。
三、进阶
目的性更加明确,有了分门别类的自选项目、板块,从十几只品种的走势能大致判断大盘的运行趋向,学会了公式
选股,自创指标,测试交易公式(还谈不上交易系统)等进阶技术,开始排斥传统技术和指标,自以为进入了交易的核心,醉心于编写公式和所谓的“交易系统”,并利用自己设计的指标来衡量指数和股票。
四、系统化
对几乎所有具备历史数据的市场进行长时间的盯、复盘,尤其是美指、日经和恒指。(这三只是我最喜爱的品种)不过,盯外盘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所有与我年龄不相称的疾病接踵而至,呵呵。我在长时间坚持跨市场的研究中,终于构建出自己的交易系统。彻底摒弃所有写指标、公式(除了我系统中需要用到的)的玩意儿(现在看起来,那些依靠高、开、低、收、量所运算得来的“秘密公式或系统”都是些可笑而不值一提的东西),回归到了最简单、原始的几项技术(说出来,这些技术我敢说刚进入市场的人可能都听说过)。看盘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系统,完善系统。
五、整合阶段
你终于发现,在有效的交易系统的指导下,你可以迅速熟悉陌生的市场并成为该市场的专家,正是应验了那句话,“股价运动包含一切信息”。你能想象,我几乎完全不懂也完全不关心天然胶、大豆、铜等基本面方面的供求分析技术的前提下,却在并不完善的国内商品市场上同样没有障碍的获利。我刚进市场那时候,不怕你们笑话,我甚至不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用胶大国,而最大产胶国是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我在只做了一周模拟交易之后,就用自己的保证金开始了交易。我不懂基本分析,我也瞧不起那些并不专业的伪基本分析者。我只知道,有效的系统和心理控制力,就可以保证我,在任何市场获利,就这么简单。
我不敢保证,人人都能走出这个阶段。我发现,投机这个行业,是为数不多的你即使付出心血、辛劳和汗水,却未必能登顶成功的几个行业之一。这个完全需要概率化、容忍失败和不完美的行业,注定最终成功的,只能是那些同时拥有勤奋、天赋和机遇的少数幸运儿。所以,选择职业交易者是必须要经过极其慎重选择的,因为,有的时候,回报并不理所当然的与你的付出成正比。除非你从心里热爱投机,甚至乐于接受一事无成的最终结果,否则,我真的劝你,请慎重你的选择。
我想用海特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
首先,你要有一套有效的价格预测系统,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用“分散”而“持久”的眼光对待交易,在投机市场上长期地占有概率优势,而不是孤注一掷。这就是金融交易的全部。
2.嬗变
如果说前面的堆积阶段只是个简单、线性的累积知识的话,那么这个阶段,你就必须利用你智能中的诸如推理、综合、归纳、联想、顿悟等对第一阶段所积累的素材,做集中的消化和吸收了,直至这些杂乱无章的知识被你咀嚼为一种灵性的东西,并浸润你思维的血液。
最近重新读尼可。李森的自传,感受极深。
李森交易的失败,在我看来,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1。逆市场中级趋势而为,认为自己可以干预和战胜市场。我甚至都能体会到李森在SIMEX中孤独绝望的孤注一掷的赌徒心态。他在试图平仓自己多头头寸的时候,经常会不小心发现自己又累积了500份多头。最后,整个市场只有他一个人在买,在看多,而他周围的经纪人全成了他的交易对手。当他在1995年2月积累了6万多张日经多头(折合约100亿美金),他已经完全丧失交易员必须的冷静和客观,他不再有能力观察市场,却经常以为可以操控市场。事实上,他确实经常可以令市场反弹个100-200点,而且,一旦失去了他的买盘,市场就显现出羸弱的疲态。道氏很早就极其正确的指出,长期趋势(PRIMARY TREND)是无法被操纵的。而李森,最明显的,违反了这个常识性的认识。而他,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少数理解
期权、期货市场运做原理的人。
2。交易时机的失误。事实上,日经指数在李森做多的时候,也确实处于某级别下跌趋势末期。但是,市场在很多时候,都证明空头(或多头)在最后抵抗的时候也是非常凶猛的。高明的交易者总是等待一方力量竭尽枯竭的时候,收获渔翁之利,给顽抗者最后一击。在一方力量仍然未到强弩之末的时候,贸然迎击并非明智之举。我们必须要尽量躲避市场最后的反扑,努力使自己不要被消灭在黎明前的黑暗。李森的多头成本大约位于18000附近。事实上,他在1995年2月底被新加坡警方抓获,而日经指数于1995年6月底7月初的时候,探至14000左右的低点,并在其后一年的时间里展开了强力的单边反弹,最高反弹至22750的位置。当然,可怜的李森已经在监狱中服刑了,而他所巴林银行,也等不到艳阳高照的这个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