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浸淫的越久,越发现财富的获取除了自身的学习之外,更多是思考的结果。思维方式不同,自然展现在你面前的世界不同,因为你现有的能力圈和格局、性格限制了你,再加上在这纷繁复杂,噪音四起环境,你会有偏向性选择,即便是同一个世界又如何?!
做交易,你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吗?假使说你是杂家,什么都嗜好,不特定,这也是一种风格。风格的定义会直接显现在你交易思路与策略上。如果简单的划分“左侧、右侧”,各位会倾向哪种呢?
“左侧”价投,越跌越买,因为价值显现,无外乎耗损一些时间而已,优势在此类
投资者眼里花更少的银子买入更多的头寸;而“右侧”为趋势交易风格,因为趋势形成,预判价格维持上升势头,因此进场;当趋势被破坏,就是出场之时,这种做法就是时间成本低,更偏向择时,不立危墙之下。上述两种是特征比较明显的投资风格,同一个市场,风格却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前者重质,后者重视势。联系到日常生活也是如此,同样一件事物,得到的结果和感受不同,例如房价涨了!
有时面对资本市场,当你换一种思维思考,又展现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你面前。为何会如此奇妙呢?因为角度不同,你顺着思维的惯性去捕捉信息,得到的信息反馈也自然感受与以往有所不同。
假使你以前是做“看图说话”的技术工种,拿的工具是量价关系、
均线、
K线,再加上每年政策推出的风口,加之见诸各报端形形色色的报道,在这种海量的信息轰炸中,你始终是感觉后知后觉,或扑朔迷离,每年都要做这道高难(强)度的选择题,问问旁人,问问自己“今年的热点是啥”。
久而久之,人会累滴,你都不知是否掌握了投资的诀窍,或许吧,我勉为其难的高看了你,你硬要说“我是来投机的”!假使你是这样的价值观和思考逻辑,接下来的话还是不看为好,有点浪费人生。
以技术来参考,没错,但只是辅助交易的一种手段,是属于战术级别,更多更高的源于你把这个市场如何对待。假使,你以商业的眼光对待,那摆在你面前的绝不是几根K线就能主宰你投资命运的。
什么样的企业值得你投资呢?醒醒吧,别轻率的下决定!想吃肉对吧?
这些上市企业眼巴巴等着你们投自己一票呢!还是好好思考下,投哪家公司更靠谱、哪家公司增长更确定吧,当然上市企业不给你一个好价格,虚高的泡沫,你肯定不要,最好还给你折扣,不,要折上折!才下单。呵呵,就是这么简单,你完全可以用好自己的投票权。
咱们商量下,投
房地产,你投吧,我觉得这房价老高了,都增长多年了,虽然行业是周期之母,但这个增速明显不如十多年前,你钱多覆盖面广,俺还是看看别的好了,哦,对了,重资产、强周期的、资源类的放在07年之前,我会着重考虑,这都什么时代来了。信息社会,智能社会啊。所以,房地产的上下游多半,早已不再涉猎范畴。基建,到处在搞基础建设,围绕这些的行业,你问我干吗不投?国家投入那么大,而且你经常强调确定性,这么明显受益的行业,干吗不投?!
基于这位的观点,不买入逻辑很简单:依靠政策推动,相应的业务需求会相应的得到逆生长,短期业绩走好是具有高确定性的,但一个行业是否值得投入,看得是当下一年,更看重的是三年后市场规模是持续扩张还是萎缩,还有一点市场需求端是自发行为的社会需求,还是单纯的政策推动导致。
当然,你看好,唯一的买入地产的逻辑就是企业确实赚钱,最近开发的地块销售也不错,还有一些预期较好的地块储备,资本市场相应低估了此类企业或低估了这个行业,产生了预期差,值得你逆向投资,简单点说:
抄底!(价值)唯一买入基建类企业的逻辑就是做个
短线!(政策投资周期,而且强调预期介入,业绩逐一兑现退出)
那上述都不买,总要投个行业吧,银行,业务传统又复杂,航母般的市值规模,呵呵,算了。新能源,恩,挺好,不过还是要看市场开拓的如何,市场能否如预期继续加速扩张。加上之前那几轮涨幅,还是谨慎点好,有针对性的看个体,选企业。
你到底投哪呢?
没钱就拿钱拼命,有钱了拿钱续命。
看,又雾霾咯!
赶紧回家,不聊了。
毕竟投资是投企业,而不是就股价波动起伏决定交易依据。当你用不同以往的局部思维看这个市场,而用商业思维来决定,看到东西更深入本质,同时令你心旷神怡,仿佛人生关上了一扇窗,却在另一处有扇门为你而开,最终你的格局也自然不同,此刻可谓是高屋建瓴,仿佛你面前是希望的田野,处处是生机。
不信,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