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亏二平一盈”当属中国股市里面最真实的写照。显然,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的
投资者还是处于亏损的局面之中。但是,对于亏损者而言,他们总会形成一种陋习,即不善于经常反思自己的操作策略,由此也会让自身的亏损幅度越来越大。
在笔者看来,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最容易产生亏损的细节,莫过于
止损幅度的选择身上以及不善于观察相应的市场环境变化情况。
具体而言,假设分别有两位投资者,分别是A先生和B先生。
其中,对于A先生来说,他是一位激进型的投资者,习惯于
短线频繁操作,且基本热衷于追涨强势股。在实际操作中,A先生更愿意把止损点设置在买入价下跌7%的位置。
起初,A先生的盘感还是比较好,在其操作过程中,并未出现太多的失误。然而,当市场陷入
熊市行情,A先生的失败频率却持续增加,而他的实盘操作也经常触碰到7%的止损点,由此让他的财富市值持续大幅缩水。从这一点来分析,虽然A先生设置了一定的止损点,但是这样的止损策略,却并未能够给他带来太多的获益,反而让他深陷于不断止损的境地之中。
B先生,是一位相对保守的投资者。与A先生不同的是,他是一位热衷于中长期投资的投资客。然而,令B先生感到郁闷的是,在他不断低吸
股票的时候,跌跌不休的股价走势,却让他陷入了
抄底的无底洞之中。与此同时,因其并没有设置止损点的观念,所以在他不断抄底的过程中,却并未有效止住了他的亏损幅度。最终,在B先生持续抄底的过程中,他的持股市值却不断缩水,而现在他也只能够期盼股价能够早日回升解套了。
实际上,无论是A先生,还是B先生,他们都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即没有把精力过多关注到相应的市场环境身上。由此一来,虽然他们有着反复抄底的动力,但是却没有灵活有效的市场环境洞察力,由此让他们陷入了操作的尴尬局面之中。
对此,笔者认为,在灵活有效把握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前提下,A先生亦可减少短期频繁操作的频率,对于强势股的追涨,更应该理性看待。一般而言,当强势股自底部回升至50%以上的幅度时,就没有了追涨的必要了。相反,当强势股自底部上涨仍有20%左右的幅度时,却可以适度博取一下阶段性的反弹行情。
至于B先生,抄底不仅需要看好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而且还需要对股票基本面、技术面有着更进一步地了解。换言之,如果抄底的股票价格依旧远离其基本面状况,则在股价回归价值的过程中,盲目抄底就显得比较被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