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散户炒股的内心独白 炒股没有捷径可走

作者:一世繁華落盡 15年8月9日 17:04 评论:0

楼主
一世繁華落盡 发表于 2015-08-09 17:04

实习生 粉丝 0 关注 0 股龄 9.5年 只看该作者

一、2003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坐在清华大学三教一个能座两百多人的教室里,课的名字叫证券投资

一个胖胖的老师在讲台上正努力试图讲清楚一件事:怎么从K线图上认出股票当天的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和收盘价。然后老师开始对着名单随机叫名字,倒霉蛋们需要从不同形状的K线图上——有些拖着长尾巴、有些光光的竖条矩形、有些干脆一条短横线——说出上述不同的价格。

我坐在最后一排,旁边碰巧是也选了这门课的高中同学,同时也是足球队的队友。他跟我说他在他们系队里是贝隆的角色,我说你们系好弱。

嗯,我们没有太认真听讲。

想不到十年以后我自己也会站上讲台,告诉对炒股票完全不懂的听众怎么从K线图上得到更多。

二、200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北京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以至于这场雪登上了第二天报纸。

凌晨两点,我一个人走在二环路上,四周围安静地不像话,目之所及全白,路灯和雪把黑夜变白昼。每走一段,就看见两辆车怼在一起——雪太大了刹不住。

那时候我打两份工:白天在一家央企机关工作,晚上在一家美股日内交易公司做交易员。后者的商业模式极其有趣——给你一万美元让你随便炒。如果你老是亏,经理就把你开掉;如果你老是赚,经理就会给你越来越多美元。

我是那家公司唯一一个只做半天的交易员——晚上九点半到十二点半,然后伴着月光打车回家,睡觉。

那天晚上我的心情糟透了:电脑显示屏上贴着“止损”两个字,但完全没那么做,眼睁睁看着损失一点点逼近清仓线。全出来以后又大仓位反手做了一笔,即刻爆仓

以往所有交易我都会复盘在一个自己设计的EXCEL表上,但那天我直接把表撕了,在所有人诧异目光中冲出门去。

三、所有技术的习得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没有捷径可走。

王亚伟在清华的炒股讲座只面向在校生,就找师弟借学生证;彭博资讯提供软件使用培训,我参加了全部和炒股票有关的课;出国玩去,书店是必须的一站,曾经厚着脸皮让朋友帮我翻译日语炒股书……

有些东西在参与之前就感觉可能百分之九十五都没用,但为了百分之五也要把自己放到里面。

炒股票对我来说,是一条完完全全的草根之路,草莽之路。

我跌很多井,亏很多钱,挨过不少骂,也被人白眼。渐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什么时间做,不能什么时间做;能承受什么,不能承受什么。渐渐体会日语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的意味。渐渐领悟“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快感。

我有个朋友在百度工作,是一名程序员。有一次我问他,有没有创业的想法和打算。他说,没有,只想在他的领域做到最好。我说,还不够好吗?他说,还有五到十年才算够好吧。

非常非常欣赏这个回答。

这个社会有太多人不在乎爱惜羽毛这件事,太多人著书立传,太多人侃侃而谈,太多人有太多光环——然而其立场可以随时转换。

四、炒股是一项技术活。

很多事情都可以归到技术活范畴:转笔、打毛衣、钳工、鸭、投三分等等,但炒股像心脏搭桥手术一样复杂精密——在开始给病人动刀前,初出茅庐的大夫起码得在医学院苦读过几年书。

很多人对炒股本身缺少敬畏,打败市场成了普通人的日常执念。此前暴涨的中国股市成了中产阶级的造梦机,就像好莱坞电影喜欢用“In a world”开头,然后把观众带进虚空幻境。然而一轮暴跌下来,一将功成下面,是众多庸者的血与骨。

哲学家梁漱溟说做学问有八层境界:形成主见、发现解释不能之事、融会贯通、知不足、以简驭繁、运用自如、一览众山小、通透。炒股票亦是如此。

我不是股神,也不是大师——也许还需要五到十年,也许永远不会。在市场面前,永远做一名小学生。

五、我建了一个微信群,叫“我要炒股”。起初的目的是推广技术分析,后来变成了百花齐放的投资者花园。炒股票方法很多种,挣不挣钱是唯一验证标准。

我拉了很多朋友进来,他们有的就职于高大上的机构,有的是颇有身家的创业者,有的是对股票完全不懂但想学习的小白,有的是实在无聊刷刷存在感的九零后……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十五年前不同,信息的获取、传递和辨别重新定义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一交换,各自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一交换,各自都有了两个思想。(来源:新浪财经意见领袖 专栏作家 张小庆)
温馨提示:游侠股市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网友发布,游侠股市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