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何以成为巴菲特?这个问题或许对于所有参加伯克希尔50周年股东大会的人而言都是值得思考的。
许多人试图从巴菲特的言行中寻找到如何
选股的“神技”,但是这显然缘木求鱼。巴菲特能够成功的一些特质可以被普通人所效仿,但是普通人是否能够发现这些特质并学习才是关键。
寻找“安全边际”
现年84岁的巴菲特自师从Benjamin Graham之后就一直深信,股价的波动通常是由于
投资者的情绪波动所引起,而非真正的价值。但是
股票代表了公司(商业)的股权,而不是市场价格。只有当投资存在“安全边际”——价值明显超过了股价的时候,投资才会有价值。无论市场如何变化,这一法则对于巴菲特而言从未改变。
独立思考+独立决策
“投资对我而言并非难事,因为我控制着公司的决策权。我可以根据我自己的判断来做投资,这对于其他传统(管理资金)的公司而言并不常见。在我遇到芒格之后,我做出了一些改变/让步,但是独立思考/决策一直是我的特色。”巴菲特如是说。
现金为王,管理情绪
在
牛市中,普通资产管理人通常对手握现金持厌恶态度,但是正如巴菲特在其2010年的信中所言,“无论是市场本身还是投资者情绪,充裕的现金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可以在任何时候做到从善如流。”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则道出了巴菲特对于情绪的看法和掌控。橡树资本 Howard Marks认为,情绪对于所有投资者而言都是最大的敌人。但是对于巴菲特而言,只要他看准了机会,他就不会被情绪所左右。而那些他认为不擅长的领域,巴菲特也从不会冒险介入。
不变的热情
即便已经是耄耋之年,巴菲特对于投资的热情却丝毫没有改变。“我每年10万美金的薪水有一半会反还给公司,对于我而言,这份工作所带来的乐趣是对我最大的赏赐。当然,在和芒格相遇之后,这种乐趣更是有增无减。”
最后,如果有人想成为下一个巴菲特,那么他最好先搞明白自己投资的追求和目的什么,自己在这个行业中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哲学命题在投资界也会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