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公司值得
投资,筛选标准有哪些如何判断企业的安全边际… 股神
巴菲特和老搭档芒格在伯克希尔 ? 哈撒韦的年度股东会上都给投资者做了精妙的解答。
股东问:你能否详细谈谈在考察潜在的投资时,你们使用的筛选标准是什么?
<要剔除98%的机会>
查理·芒格:
我认为,投资筛选标准是机会成本,这是一个简单的理念。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可以大笔下注的投资机会,且与你看到的其他98%的机会相比,你更喜欢这个机会,你就可以把其余98%的机会剔掉,因为你已经知道更好的机会了。 因此,有很多机会可供投资的人获得的投资,通常比机会较少的人好,使用机会成本这个理念来筛选可以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持有这种态度,你会得到一个集中度非常高的投资组合——这个我们不介意。
<象像挑对象一样筛选投资机会>
查理·芒格: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说了很多了。就像我提到的那样,机会成本是生活中一个基本的筛选标准,如果你有两个疯狂追求你的求婚者,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好千万倍,你就不用在另一个身上花费时间了。我们筛选投资机会时也是这么做的。我们使用的筛选标准是最基本的想法,它们是如此之简单,以至于人们不断问我们这些标准的背后有什么玄机。
<筛掉绝大部分考察对象>
巴菲特:
我们使用的第一个筛选标准可能是,我们是否认为自己很懂这家摆在我们面前的企业,这一点我们能立即知道。如果这家企业通过了第一道筛选,接下来我们要问这家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两个标准可以把绝大部分考察对象筛选掉。很多潜在的卖家肯定会认为查理和我非常武断,因为通常的情况是,对方第一句话刚讲到一半,我们就会说:“谢谢你的来电,但我们对你的企业不感兴趣。”他们觉得如果他们向我们详细解释他们的企业(我们一直都能收到这种信件),我们就会看到他们企业的优点,或许就会买下来。不过,通常来说,我们真的能通过前半句话就可以看出这家企业是否具有这两个因素。如果我们不懂这家企业,根本不会收购它。如果我们不懂,就无法判断它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如果我们懂这家企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家企业不具备竞争优势。所以,在98%的情况下,潜在的卖家只说半句话,我们就能结束谈话,我们的这种做法当然很成功。我们不知道有些企业10年或20年后价值几何,甚至连一个有把握的猜测也提供不了。显然,我们不认为我们对企业价值的估算能够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或者第三位。不过,对于某些企业,我们还是十拿九稳的。我们设计筛选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我们投对企业。
<搞清楚你是投资还是投机>
巴菲特:
我们基本上使用无风险的、期限较长的政府债券的利率作为折现率。 投资就是今天投出去钱,为了在将来收获更多——不是通过将投资的资产卖给其他人,而是通过资产自身的产出。如果你是投资者,就会关注你所投资的资产——对我们而言是企业——未来的表现。如果你是投机者,主要关注的是资产的价格未来将会怎样,而不管资产自身的未来表现。投机不是我们的游戏。
<可口可乐、吉列比高科技公司更好理解>
巴菲特: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对企业的判断是正确的,将会赚很多钱,如果判断是错误的,就不会有任何希望——我们不指望赚钱。 像可口可乐、吉列以及迪斯尼这样的企业,你所需的信息在年报中也是应有尽有。你需要了解它们的业务,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这一点在一些高科技企业中是做不到的,但在有些企业中你可以做到。然后,你就可以坐下来,描绘这些企业的未来蓝图。
<问一下有比可口可乐更好的
股票吗?>
巴菲特:
态度很重要,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向我们推销一家企业,我们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我们更愿意买入这家企业,还是更愿意增持可口可乐?我们更愿意购买这家企业,还是更愿意增持吉列?” 不拿这些未知的新企业,与你非常确定的企业进行比较是疯狂。你能找到的、未来前景和可口可乐一样确定的公司极少。因此,我们想购买那些确定程度接近可口可乐的公司;然后,我们想弄清楚购买新企业是否比增持我们已经持有的公司更好。如果每一个管理者都这样做,在收购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相关行业的企业之前,就问自己,“收购这家企业会比
回购我们自己的股票更好吗?比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更好吗?”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兼并收购交易将会少很多、很多。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似乎没有这么做。我们会这么做,会将新的企业与我们认为我们能够得到的、近乎完美的企业进行对比。 股东问在你1992年的致股东信中,你写道,你努力以两种方法来解决未来盈利的问题:通过坚持投资你懂的企业以及通过建立安全边际。你说这两者同等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兼得,你觉得哪一个更重要?
<货车能否冒险重载要看桥多高>
巴菲特:
我想,有一个更加权威的人曾经告诉过我们哪一个更重要。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很懂一家企业,并且能洞察它的未来,你需要的安全边际显然就很小。相反,一家公司越脆弱或者它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你依然想投资这家企业,你需要的安全边际就越大。
我记得在第一版的《证券分析》中,格雷厄姆使用JI CASE的例子告诉我们说,“这家企业的价值在30
美元到110美元之间。”
他说,“这个结果听起来并不好。这个信息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呢?如果该公司的股价低于30美元或者高于110美元的话,这个信息或许还能给你带来一些好处。”
不过,我们现在获得的安全边际没有1973-1974年期间那么大。 举个例子如果你驾驶着载有9,800磅货物的卡车,通过一座载重量为1万吨的桥,且这座桥距离地面只有6英尺的话,你可能会觉得没事。但是,如果这座桥坐落在大峡谷之上,你可能就想得到大一些的安全边际,因此,你可能只会驾着4,000磅重的货物通过这座桥。所以说,安全边际多大取决于潜在的风险。
<懂你所投的企业是最重要的事>
巴菲特:
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懂你所投的企业。如果你懂得一家企业,且你投的企业在本质上不会发生意外的变化,你就能获得不错的回报。我们认为,我们投资的企业大多是这种类型。
<为国牺牲的荣誉还是让给别人吧>
巴菲特:
相比从你自己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最好从其他人的错误中学习。就像佩顿过去说过的那样:“为国牺牲是一种荣誉,不过这种荣誉还是让别人获得吧。”
我们的方法其实就是试着间接学习。不过,我们重复犯过很多错误。我犯过的最大的错误或者说错误类型是,当我发现某企业是伟大的企业时,我不肯支付较高的价格,或者在它的股价涨得较高的时候,我没能继续买入。这一错误的代价是几十亿美元。我可能还会继续犯这种错。
<有时要豪赌一把!>
巴菲特:
当我遇到比尔·盖茨的时候,我没有购买微软的股票,对于像这样的事情,我一点也不在乎,因为这完全不在我的能力圈之内。 但是当我发现了一家我懂的企业,且它的价格也很有吸引力的时候,如果我没有采取行动,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遇到想都不用想的绝佳投资机会,你一定得抓住,如果没有,那就是疯了。
查理·芒格:
对。我想,大部分人遇到我称之为想都不用想的绝佳机会的几率都非常小,这些机会的吸引力如此明显,以至于投资它们肯定能赚钱。因为这些机会少之又少,并且几十年才出现一次,因此我认为,人们必须学会当这些稀有的机会出现的时候,要有勇气和智慧以重金下注这些机会。
巴菲特:
没错。你一定得豪赌一把,如果你不这样做,就是疯了。当这些机会出现的时候,如果你投入的资金量很少,也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