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亚森传媒 于 2020-04-07 10:16 发表
研报一般都会出在高位,因为低位很冷清时无人会关注。
回复
@亚森传媒 :亲此言片面,调研均可出现在任何情况下,高值位和低值位均会促使人去调研,高值位调研企业是否达成市场预期和经营情况,低值位调研企业经营是否正常和受影响程度,并进行沽出和买入判断。
调研不应当看作风险,应该看做调研是市场对企业的经营的一种检查,出发点是好的,市场参与者要注意的是企业经营的合理性和买入时机,(那些极力去收购配合炒题材股,业绩一般,才是应当注意)。
研报前买入和报后买入,不构成买入或卖出提议,研报参考(研报国内主流报喜不报忧),所以还是要理性看待才好。
一般来讲,研报说得普通,意见勉强,就是减持。
另外买入一个公司,(国内市场参与很少人会做)看公司产品的实用性,用途局限性,消费者喜爱程度,人群熟悉程度(比如贵州茅台我们都知道是酒,名贵的白酒公司,伊利和蒙牛,知道是国内超市都能买到的奶制品公司,格力,美的,华为,华润等等乃至世界人所熟知的品牌)。从熟悉的入手往往更得心应手,就像我身边的卖猪叔,猪价狂涨价知道买标的猪企,稳赚十几万(虽然卖早了,但依旧赚了他两年的收入了吧?)。
所以研报当做是一次公司的检查,不少研报后股价也大打折扣么?
另外看最近爆雷的某咖啡店,说明国内金融机构完全是去公司喝杯茶/咖啡水,感受一下贵宾犬而已,监管不爆雷怎么说是公司里的事,爆雷也没有什么------删帖要快。
等以后内个做空工具完善,也许就有那么点公信力了。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清和古行 于 2020-04-07 13:1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