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08年我的
选股标准是:行业垄断,不会倒闭,低市盈率。买过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南方航空、宝钢股份等,那时我是这样想的,开一家银行多好,买了银行股长期持有,就等于入股开了家银行做股东。有银行牌照的就那么几家,国家严格准入限制,如果没有股市你有机会
投资国有垄断企业吗?当然不可能。事后验证,投资这些
股票长期收益不咋的。行业垄断并不一定有垄断利润,垄断行业一般是国有的,往往效率低下,贪腐浪费惊人,社会负担沉重。银行确实不太可能倒闭,但是您买入后,他经营不好,股价跌去90%,你亏了90%,跟倒闭差不多了,即使国家注资拯救,你已经退了九步,差一步就over了,别人开始赚钱了,您还在挽回损失,后来总结出这个经验:
牛市卖股,
熊市买股(咋刚好和投机者反着来呢)。牛市一股也不买,所以也就用不着选股。在牛市,整体市盈率都高,所谓的低市盈率也比熊市高很多,牛市中的便宜也不是真便宜,潮水退去,一样的露出屁股。
刚开户时,一买就是周期性股票,奇了怪了,周期性的行业在牛市中涨的非常凶,这些公司净利润也非常好,但是后来,股价跌的一塌糊涂,这些公司的业绩公布后,发现净利润由大幅盈利变为巨额亏损,变脸太快了,不熟悉这些行业,风险就太大了。后来决定:不买周期性行业的股票,消费服务性行业中的品牌成了我的投资目标,把投资组合的范围限定在食品饮料、医药、传媒、软件及商业五个行业,历史数据统计,这几个行业中容易出现大
牛股,我从事的工作与商业和软件天天打交道,行业还算熟悉,不熟的不做,那就做自己熟悉的吧,这时股市已进入熊市,股价大幅下跌之后,市盈率大幅降低,亏了不少,在痛定思痛中归纳出了我的十条选股标准:1、公司是否能长期生存;2、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否在有生之年不可替代或不会产业转移;3、是否有垄断优势或长期竟争优势;4、是否在行业中数一数二,或是否在本区域内数一数二;5、是否有最优秀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是否持股,是否重视股东的回报;6、是否需要大量投入才能保持净利润增长,净利润增长是否主要因原材料或商品价格大幅波动,而非销量的持续增长;7、以往的经营业绩是否稳定,净利润是否能持续增长,最近三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高于15%,个别优秀的企业偶尔因经济萧条造成的净利润总额减少,但不低于前年的净利润总额。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5%以上,销售毛利率大于20%;8、证券交易市场是否冷清,愿意买股票者少,主流舆论和投资者大谈风险,媒体接连报道国内外有上市公司老板或投资者自杀身亡。股票型
基金发行数周,发售量大幅减少;9、是否有10%左右成批的上市公司股价开始跌破净资产,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开始增持股票;10、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是否跌入16倍以下,一般上市公司股票
分红率超过2.5%。前七条确定上市公司,后三条确定买入时机。
这期间,我买入苏宁电器,因为苏宁电器是我工作单位的标杆企业,他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后来,苏宁电器跌破定增价,跌破高管增持价,我一路增持,但没有想到以淘宝、京东为首的电商不断成长,攻城略地,争抢市场份额,苏宁电器改为苏宁云商,开始搞自己的电商,但还是斗不过天猫京东纯种的电商,苏宁云商连年亏损,在家电连锁领域的垄断优势被电商打破。我是因为持续买入苏宁云商,买的价格比较低,持有到牛市也赚了一倍多,但这笔投资我认为是失败的,没有看清商业连锁的商业模式被颠覆,新趋势中的企业虽少但发展迅速,最终将打败旧霸主,不能寄希望于旧霸主脱胎换骨凤凰涅槃。京东和苏宁云商而言,京东是攻,苏宁云商是守;宁卫健康和东软集团而言,宁卫健康是攻,东软集团是守;乐视网和万达院线而言,乐视网是攻,万达院线是守,这时,就要勇敢的放弃守方,选择攻方。攻方是新业态新趋势新力量,抢占守方的地盘。从0到1是全新的行业,未来经济的增量大部分来自于这些新行业,在成长阶段,市场空间大,竞争不激烈,利润很丰厚,跑在前面的公司都可以投资,在经济发展的趋势面前,是个人,只要不太傻,都可以飞起来,赚的盆满钵满,所以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风口上。
这期间,我买过科伦药业,当时我儿子才几岁,时常带孩子到医药或者社区门诊看病,每次都要好几天的输液,少不了使用抗生素,输液的人太多了,这个生意多火爆啊,我查了一下,科伦药业占据了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市场,财务指标出奇的好,还有价格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谁能撼动他的垄断竞争地位呢?出人意料的是卫生部门明文限制使用抗生素,市场需求一下就减少了,过度输液对很多病人不但没用,而且还有负作用,科伦药业净利润一年不如一年。这期间,我持续买入三全食品,中国传统的食品,元宵节、端午节、冬至,国人都要吃元宵吃粽子吃饺子,传统的就是世界的,现在很多年青人都不会包,但是要吃,放到锅里煮,多方便,多轻松,多好的生意啊,他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刚买的时候财务指标不错,但是这些年来,跟思念一直在竞争,我看也没有分出高下,净利润一年不如一年,净资产收益率还不如定期存款,真有点怀疑他刚上市那几年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为什么后来几年财务数据就这么差呢,思来想去,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在决出胜负时,再投资行业中的第一品牌,虽然这时股价高了些,但确定性也高,比如近期,
巴菲特开始投资苹果公司。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背后,还要理解他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他的管理团队,如果仅看数据漂亮,没有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卓越团队做为后盾,这样的数据很难持久,也可能不真实。
这期间,买入过华润三九、全聚德,博瑞传播,他们在行业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财务数据很好管理层持股都符合买入条件,但是我持有到牛市,收益很平庸,博瑞传播旗下的纸媒被网络媒体蚕食,他战略投资的网络游戏股掌趣科技贡献的利益装扮了财务报表,我后来想,我为什么不直接买掌趣科技呢,那不是更好吗,这三只股票,管理层虽然持股,但持股很少,起不了多大的激励作用,后来我想,高管持股市值大于十年年薪收益,最好是高管持股比例占公司股份的10%以上,民营企业也需除家族以外的高管持股,核心员工持股人数越多越好,比如腾讯控股、科大讯飞、伊利股份,持股的员工就特别多,上千的员工持有伊利股份的股票,上万的员工持有腾讯控股的股票,仅在2016年,腾讯控股的正式员工每人就奖励了300股腾讯控股的股票,价值约5万港元,据说科大讯飞有一半的员工持有公司股份。每一个持股的员工,就是一台发动机,就是一个摄像头,不用扬鞭马自啼,贪污浪费的机率也大大降低。
牛市短,熊市长,上一轮熊市,我不断的用工资、奖金、房租定投,本金增长了不少,所持股票涨涨跌跌上上下下,没赚上什么钱。牛市来了,才赚了三倍。如何在漫长的熊市中赚钱,必须要回头看,翻出历史记录来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升级选股标准。
1.首先,要优先选择成长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持续增长,一定会带动股价上涨,完全不需要借助牛市的风;
2.其次,要抓住特殊事件导致落马的好公司的股票,预期一旦反转,净利润持续增长 市盈率回归正常,双击之下,必有大涨;
3.最后,打造一个若亚方舟一样的投资组合,至少要有负相关的三个行业组成投资组合,每个行业最多占三分之一比例,做到三足,才能鼎立;至少要有四只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每个股票最多占四分之一比例,做到四平,才能八稳。一旦买入,就持股不动,一年下来,即使运气不在我这边,年度回撤最多在10%左右(我上轮熊市中的验证的数据);如果能留两成的仓位,做为后备力量,有大的机会,就上去增援数月,没有机会,就放在货币基金上收息,取得年度正收益就有了保障;
沪深300市盈率低于13倍,中位数市盈率低于12倍,是股票投资最好的时间窗口,这时有安全边际的股票多;投资组合中,即有持股守息股,股息收益高于2.5%,也有成长股,做到年收益15%,就是大概率事件,在熊市中就有可能做到五年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