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行情很好,尤其是
次新股、股权概念
妖股很多,可以说在过去的1个月的反弹行情里面,真的单子大的,敢买妖股的,都赚了大钱了,这一个月的市场走的是迷迷糊糊,犹犹豫豫,险象环生,做得好的赚几十,做的差的还赔钱。
在震荡市拼得是对市场、热点理解力和胆量,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次新股、股权概念就能涨天上去,而有些
股票就是不动。2016年一句话,这是今年的主要操作思想“振幅代替涨幅,盲点代替热点,局部代替整体”;
次新股不死鸟,每天我都推荐,从十一前就开始重点推荐这个版块,看好里面的股票轮动上涨,如今都在实现我的预测。现在再次想起,发现针对当前的行情来说这18个字是那么的到位适合,
下面我们就好好理解一下这18字:振幅代替涨幅,盲点代替热点,局部代替整体。
【振幅代替涨幅】
在震荡市
熊市,获利的途径已经不可能再像
牛市那样,依靠股票不停的上涨来获取利润,到最后一个股票可以翻10倍20倍的涨幅,这在熊市不可能的。到了熊市,股票上涨非常困难,上面都是套牢盘,而且市场环境也不允许高估值,在这种情况下,主力要运作股票就根本没有空间。
比如一个股票最高价100元,现在跌到50元,在这种价格下,如果反弹50%就到75元了,再涨就非常的困难,而这50%的空间又不够主力运作,那么怎么办,在多年的熊市经历下,主力发现,如果股票涨不动,那就砸下去,让它跌,跌的很惨,比如股价砸到30元,反弹一倍到60元,距离100元高点还很远,碰不到套牢层,而且60元也只比现在的50元高10元,
出货问题不大,因为有了一倍的空间,主力就能运作开。再涨回来就有动力。
所以按照这个思路,在熊市下,尽管股价可能跌了不少,但是依然需要再跌,不是因为估值问题,而是向下打出来上涨的空间,这就是“振幅代替涨幅”的思维逻辑。这是个大格局思维,具体表现在市场中,可能在各个周期档位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比如
短线主力,一只股票经常是技术走势多头排列,稳步向上的时候,如果在牛市这就是马上要大涨,但如果放在熊市,对不起,往往是突破失败,最后被连续杀跌下来,当你认为主力诱多出货的时候,采取割肉措施,过不了几天这只股票又会上来。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一来一回,主力就赚到短线的钱了,也许很少,但短线来说够了,这也是利用振幅来达到获利的目的。如何能经常抓到
牛股,原因在这个18字!
你们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最近很多股票都是如此的,原来成功的方法,现在都是缕缕失败,真正的体现了“盈亏同源”的这个基本理论,你用什么方法赚到了钱,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候因为这个方法赔钱,牛市你用好的方法,熊市就会赔钱,如果不改变思想,那么熊市你可能亏掉牛市的钱,这是公理。
我在每天的盘中分析中总是强调,千万别追涨,追涨大概率被套,其实最近就发生了这种事,比如供给侧改革板块的股票,大盘并没有怎么杀跌,但是这个板块正好在技术形态最好的时候,利好公布的时候,开始砸盘,现在好好的技术走势都破坏了,这就是向上做做不动,那就砸下来,供给侧改革板块肯定还有行情,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砸下来主力才有的赚,最危险的时候,反而可能就是机会了。
【盲点代替热点】
炒股炒热点,这种思路在牛市行情下,是最好的炒股方式,在议论牛市中,我们知道很多热点,互联网+,机器人,大数据,软件,基因测序,车联网,一带一路,国企改革,新股等等太多了,上面每一个概念,你发现之后,再买入都能赚大钱,这是因为牛市行情里面,热点具有相当强的持续性,并且基本上都能炒3波,除非你买到最后一波,否则基本上抓热点都赚钱。
可是到了熊市,所有这些热点反而是你套牢的根本,一方面是由于热点股票套牢的人多,都是高位,不容易再炒起来,除非暴跌严重的,主力会做超跌反弹,但也不是因为这个热点而炒作,你会发现几个问题:
1、某个题材热点的股票可能大涨,但是板块内其他股票不跟随,实际上那个大涨的股票炒的也不是这个概念,一定是有其他理由。
2、老热点根本炒不动,持续性低迷,比如现在的互联网+,机器人,大数据等等,最近几个月几乎都是单边向下的,而且一带一路,国企改革也是如此。所谓的热点已经被取代。
3、新热点都是过去不曾考虑的,都是大冷门,比如这几个月市场中最活跃的反而是,牛市中瞧不起的钢铁,煤炭,有色这些股票,实际上这些就是冷门,就是盲点。
4、盲点成为热点之后,再进入,就容易被套,所以炒的不是热点,是盲点,一旦成为热点,就到头了。
没错,盲点代替热点。这就是熊市下的炒热点思路,不要再想着以往的热点股票,那些股票不跌到一定程度是不会再炒的,其实就算是炒也是超跌反弹。不再是我们曾经说熟悉的那个题材热点。那么依旧“盲点代替热点”的思路,所有冷门的股票,或者说沿着供给侧改革的系列产业和板块,都可能被挖掘出来,成为现在的“热点”。供给侧改革从刚一开始的煤炭钢铁,到后来的铅锌,有色,
黄金,再到后来稀土,地产等等,都是在这条线上挖掘冷门,挖掘盲点。
那么未来,很有可能回挖掘更多的类似盲点机会,比如年报高送转,股权概念等等,当然还有更新的热点事件的推动;这些新热点,盲点,炒作肯定不会再像牛市那样可持续性,通常就是一波行情,然后就迅速被砸下来,然后才可能发动二次行情,就是说,一波涨完不要指望继续炒高,连续性肯定不强,一定要跟着“振幅替代涨幅”这个思路,砸下来才能炒第二波。如何能经常抓到牛股,原因在这个18字!
总而言之,牛市是大家一起疯狂一起赚,其实都是傻子,只不过大家都认为最后一波傻子买单,所以很多东西逻辑简单,炒作是粗暴的,因为股价可以翻很多倍,大家都不担心空间问题。可是到了熊市,剩下的都是聪明人,都是琢磨赚对方的钱,由于空间受限,就不可能简单粗暴,必然是精益求精,必然是互相算计,那么算的最少的那部分人就得买单,整个过程逆向思维的时候多,这就是熊市,这就是“盲点代替热点”,记住这个炒的不是热点是盲点,一旦盲点成为热点,行情就到头了。
【局部代替整体】
新的行情下,就必须有新的逻辑思维,我上篇文章写了,牛市大家都是傻子,博傻就能赚钱,所以牛市都是股神,简单的很,买进股票,拿着不动,最差的,没有题材热点的都能涨,这是由资金过剩决定的,所以你在牛市中的任何赚钱方法都不值得留恋,因为放到熊市下,可能就是亏损的原因。因为熊市剩下的都是聪明人,活着的都是有两下子的,也许不一定有什么过硬的功夫,但至少有一颗不服输的心,留下的人斗志还在,抗打击能力强,这也是优势,这也是能或者的
投资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面我说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非常适合熊市作战,除了那两个,还有一个“局部代替整体”这个新思维逻辑,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先举个例子来说。2015年10月到12月期间,市场一波不错的行情,持续了接近3个月,其中里面不少股票反弹很多,但你会发现这些股票全都是
创业板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暴跌的很惨烈,而且盘子小,资金消耗少,在资金严重不足的环境下,主力肯定选择更容易狙击的部分,超跌是必须的,到现在很多股票的低点还没超过去年9月份的低点呢,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看好后市的原因之一。
那么3个月的时间只涨创业板,主板基本没动,大盘股更是横线走,一带一路国企改革什么的根本没有人理会。按照正常思维,创业板涨完了,该主板了吧,可实际结果呢,直接来个股灾3.0。没有其他了,创业板涨完行情就完了。这就是“局部代替整体”。一部分股票的上涨就是全市场的行情,涨完了,就会再开始杀跌。不会有整体反弹一说了。凡是惦记着其他版块补涨的一定会出现不仅没赚到反弹的钱,还会继续大亏损。
第二个例子,从10月到现在的行情,这是一波反弹行情,这波创业板没怎么涨,但是它就是一波反弹行情,这波反弹行情全部中字头、供给侧改革这边,中小创根本不动,如果不是维稳,中小创应该是新低的,供给侧行情现在也完了,结束了,那么我们可以翻看所有中小创的股票,有几个真反弹的了,在这个位置都是横盘,窄幅震荡,行情炒完了,这就是局部,那么整个市场的反弹就结束了,这就是整体。“局部代替整体”就是这个逻辑。
“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告诉我们未来的行情,只要涨了一个局部,那么这个局部结束,就都结束了,没涨的就没涨,不会补涨,涨的也会砸下来。